您所在位置: 首页> 农伞天地> 时势动态> 正文

潮州嵌瓷 | 碎瓷可作凤凰的羽翼,神佛的金衣

发布时间:2021-11-10 来源:网络编辑整理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三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建筑装饰艺术,建筑物的装饰品或供欣赏的摆设,被誉为“永远亮丽的艺术”。


图片


嵌瓷是利用废瓷片嵌贴在建筑物屋脊、墙体,达到装饰目的一种传统民间美术,有圆雕,浮雕,平面装饰等几种形式。制作嵌瓷的主要材料是瓷片,及纸灰泥,使用的工具有粉手,剪钳、磨石和几支毛笔,而手法有平嵌、浮嵌、立体嵌三种类型。


嵌瓷的基本工艺:


“缚瓦骨”:是用砖条、瓦片剪切成所要镶嵌对象的棱骨构件(立嵌则要先用铁丝扎好骨架),配上用石灰、红糖和草纸灰浆塑好雏形;


图片


“剪饶”:把完整的瓷器往硬地一甩或用钳子敲击,依据裂开瓷片的形状用钳子加工取“饶”;


图片


“贴饶”:也就是“嵌瓷”。依形而贴塑,把握色彩、造型;


图片


最后从整体构图、设色、层次、疏密、动态、造型等各个角度斟酌、调整。


图片


嵌瓷技艺是如何出现的呢?


古代潮州的陶瓷产品“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远销海外,令世人瞩目,宋代笔架山“百窑村”可证其昔日风采。


图片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一些精明的民间艺人,面对陶瓷生产过程中废弃的许多碎瓷片,特别是那些有釉彩与花卉图案的彩瓷片,慧眼独具,变废为宝,开始创造性地利用它们在屋脊上嵌贴成简单的花卉、龙凤之类图案来装饰美化建筑。


图片


当时潮州木雕在技法上娴熟细腻,已用于室内装饰多年。但潮汕平原多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木雕受不住暴冷暴热和干湿不匀,无法作为室外装饰。嵌瓷便靠其不可取代性,脱颖而出。


图片


清代,潮汕各地盖祠堂和建“四马拖车”等豪宅民居风盛,装饰于建筑物之上的嵌瓷工艺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清代中后期,更是有瓷器作坊专门烧制低温瓷碗,涂彩,供嵌瓷艺人剪取。


图片


清代嘉庆《澄海县志》这样描述:“望族喜营屋宇,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


基于智慧的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所以嵌瓷在题材选取上大多表达了美好吉祥意愿。题材内容力求丰富多样。人物题材有神话传说,传统戏剧和民间故事。


图片

<双凤朝牡丹>


图片

<张飞战马超>


图片

<封神演义>


图片

<龙凤夺宝>


当前,现代楼房的兴起代替了旧式建筑,使得嵌瓷在民居装饰方面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在祠堂庙宇、亭台楼阁的建设以及一些旧文物的修复中,仍然广受青睐,被普遍采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