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农伞天地> 精英推介> 正文

廷·巴特尔:坚守初心的“草原之子”

发布时间:2021-07-02 来源:网络编辑整理

清晨,廷·巴特尔独自走在自家草场上,看到一只狐狸从草丛中跃出紧追一只野兔,他急忙用手机拍了下来。

“现在草原上生态好了,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他说。

廷·巴特尔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牧民。他是开国少将廷懋之子,1974年廷·巴特尔从呼和浩特市来到萨如拉图雅嘎查下乡,由一名城市青年成为普通牧民。几十年来,他不断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带领牧民划区轮牧、建设草原、积极调整畜群结构,进行精细化、科学化养殖,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现在的近2万元,草原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

“蹄腿理论”是怎样提出来的

47年前,19岁的廷·巴特尔来到锡林郭勒草原插队。这位勤快的城市青年很快学会了打草、放羊、剪羊毛,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牧民,扎根在了草原。

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牧区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后,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牧民大量增加牲畜头数,超过了草场承载能力,草原开始退化,风沙侵蚀着牧民的草场。

“不能再无节制地放牧了,必须让草原休息休息。”廷·巴特尔号召牧民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但接受者寥寥。“草原不放牧,让牧民咋活?”

廷·巴特尔决定“自己先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看”。1986年,他卖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进行封育。第二年打下了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看到了围封轮牧的好处,纷纷向他学习。

为了进一步恢复草原生态,廷·巴特尔琢磨着改变牧民的养殖结构,提出并践行“蹄腿理论”。我算过这样一笔账:“1头牛和5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同,1头牛有4只蹄子,而5只羊有20只蹄子,4只蹄子和20只蹄子相比,当然是20只蹄子对草原的破坏力更大,而且牛吃草时卷着舌头吃,不会对草的生长造成影响。羊吃草时用蹄子刨着草根吃,对草场的破坏严重。”

为了实践“蹄腿理论”,廷·巴特尔率先将自家400多只的羊群卖掉,全部改养肉牛。实践证明,这不仅使草原得到休养,而且恢复了生态,家庭的收入也大幅度提升。后来牧民们纷纷效仿这一成功做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廷·巴特尔将自家5926亩草场划分为大小9块,大一点的草场根据植被情况进行轮牧,小草场供给怀孕的母牛和刚出生的小牛犊,还有给野生动物留出来的草场。草场生态得到了很好的恢复,牧草长得有成年人小腿那么高,一年四季都有野生动物出没。

“这几年在草场上见过的野生动物有好几十种,有本地的鹿、狍子,有迁徙途中歇脚的天鹅、大雁,还有很罕见的金雕。”廷·巴特尔说。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几年前,萨如拉图雅嘎查80户牧民中多半是贫困户,如何让牧民们都过上好日子,我就带领嘎查‘两委’班子成员捐基础母羊,组成‘流动扶贫羊群’”。廷·巴特尔介绍说。

为了让贫苦户尽早脱贫,廷·巴特尔把每100只羊为一个“流动扶贫羊群”,把羊群以定期承包的方式放到贫困户家里去饲养,一年一期,每年的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羔羊归贫困户所有,20%的成活羔羊归嘎查集体。如此循环,在贫困户逐户脱贫时,嘎查“流动扶贫羊群”的“雪球儿”也越滚越大。

廷·巴特尔根据嘎查实际情况找出了贫困的根源,搞评比式扶贫,把权力交给牧民,让牧民给贫困户打分,好吃懒惰、劳动表现不好的扣分;家庭不和睦的扣分;酗酒的扣分;不爱护草场的扣分;不参加义务劳动的扣分……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序先扶谁后扶谁。

2001年,经过对贫困户的科学合理帮扶,嘎查的2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随着“蹄腿理论”的深入实施,在扶贫过程中,嘎查的扶贫羊群也变成了扶贫牛群。

为了引导牧民减羊增牛,廷·巴特尔把家里所有财产抵押,并承诺牧民,如果大家收入降低了,由他来赔偿。他带头处理掉全部小畜,做“牛”文章。通过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冷配相结合的方式,提纯复壮,通过少养精养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目标。每年他家的过冬牛控制在50头以内,而产生的效益却比别的牧户养100多头牛的收益还要多。

“我常说,养牛羊还要念好‘草木经’”。在廷·巴特尔的草场上始终实行“打草不拉草”。在冬季放牧草场上,把打下的草一排一排地铺在地上。而打草不拉草的前提条件是在好年景要储备上充足的草,以预防大的雪灾情况下的供应。“在这个前提下,把打下的草铺在草场上,供应牛的日常喂养,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可以保证牛的粪便留在草场上转化成有机肥料,把自然的肥料归还草原。第二点就是保证草的营养不流失,并且草籽可以更多地留在草场上,形成自然播种,对草场恢复作用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家肉牛膘情相对好很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廷·巴特尔介绍说。

高格斯台河从廷·巴特尔家的草场上蜿蜒流过,如何把如此好的自然资源利用起来,廷·巴特尔又动起了脑筋。

“我开始尝试养鱼,在流经自家草场上的高格斯台河东侧50米处,建了一个生态鱼塘,不建堤坝,不截流河水,而是通过地下自然渗水来满足鱼塘所需水量。”

廷·巴特尔家的鱼塘设计为自东西向,通过西风打浪聚氧,冬季鱼塘结冰后,只要有充足的氧气就可以保证禁食期的鱼存活,结冰后的鱼塘会隆起2米多,可以充分吸收阳光产生氧气,下雪后,每天坚持把雪清扫干净就能保证阳光制氧,避免鱼缺少氧气而遭受损失。春天冰一化,河水的自压又会把鱼塘的水挤到外面,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的肥水流进草场,又使草场的养分得到增加,一连串的自然循环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难能可贵的。科学的设计使鱼塘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循环系统,不用人工喂养,而又省时省力。鱼塘的生态鱼极为走俏,价格是一般鱼的几倍。如今,生态养鱼成为萨如拉图雅嘎查一项新生产业,高格斯台河流经的50%的牧户有生态养鱼的条件,利用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牧民的收入提高了,草原环境变好了,我在这片草原生活了40多年,亲眼看着这里从贫瘠走向富裕,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 廷·巴特尔说道。

草场绿了,牧民富了

通过几十年的牧区生产生活实践,廷·巴特尔总结出的先进经验无数,不仅让自己走在了建设新牧区的前列,还推广运用到了所有牧户当中。更让廷·巴特尔自豪的是,嘎查年人均收入去年达到近2万元。自从“做出样子”,很多牧民自愿到他家取经。“我每年要培训上万名牧民,讲自己的做法,讲如何保护草原生态。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全嘎查的牧民都富了才算富。” 廷·巴特尔说。

草场是牧民的命,要想让牧民过上富裕的日子,一定要改变牧区的生态环境。在廷·巴特尔的带领下,牧民们在嘎查严重沙化退化地区,因地制宜的种植黄柳、沙棘等耐旱植物,并积极争取各类生态建设项目,重点实施围封禁牧和“封、飞、造”等工程,草场全部实现围栏化,目前已建成1个沙地柏保护区和两处3000亩的黄柳基地,有效遏制了沙化退化现象。嘎查50%以上的草场实施了标准化划区轮牧,每个牧户都划出8%- 10%的草场建打草场,实现了牲畜饲草自给自足。鼓励引导牧民创办传统奶食品和风干肉加工销售、牧民之家旅游业等产业,目前,十多户“牧民之家”辐射带动嘎查富余劳动力近40余人,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廷·巴特尔凭着敏锐的思维,超前的发展意识,带领广大牧民群众,推行草原三牧和草畜平衡,坚持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拓宽增收渠道,成立股份制公司,发展鲜奶加工销售、风干肉加工销售,牧民之家旅游业、生态养鱼、使牧民收入来源从单一的牲畜出栏拓展到多个相关领域,牧民收入呈现出多渠道创收,多点收益,大幅增收的喜人局面。

生态好起来、牧民富起来,这是廷·巴特尔作为一名牧区基层党员干部一直坚持的信念,只有在群众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才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草场绿了,牧民富了,廷·巴特尔仍觉重任在肩:“总书记对内蒙古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特别重视,我们很高兴。作为草原上的牧民,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内蒙古的大草原,让草原更美好。”

(资料整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