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农伞天地> 精英推介> 正文

袁晓栓:三十五载初心不变 赤子心服务“三农”

发布时间:2022-04-21 来源:网络编辑整理

袁晓栓,1962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西平县农村,1982年以本县高中状元成绩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了回报家乡父老乡亲的厚爱,毕业后他回到家乡驻马店,从1987年到驻马店地区农经委任办事员开始,一直奋战在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第一线。曾经荣获“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驻马店市减轻农民负担先进工作者”“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2年2月10日凌晨,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引发急性心梗,不幸逝世。


袁晓栓证件照。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河南省驻马店市乡村振兴局四级调研员袁晓栓,便是这千千万万平凡人中的一个缩影,他用一生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华丽篇章。他的故事里承载着对初心理想的坚守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心系家乡扎根农村一线

出生于农村农民家庭的袁晓栓,从小练就了一身担当,吃苦耐劳自、强自立、刻苦学习。在家里,他是懂事的大哥,帮助父母照顾年幼的弟妹;在校内,他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协助老师做好管理工作。大学时期对党的庄严宣誓承诺和老师的教诲他牢记心中,并体现在了他一生为“三农”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作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袁晓栓有着“天之骄子”的光环,前途一片光明。毕业时,老师想让他留校工作,他却一心想返回生他养他的河南老家,为家乡做贡献。

大学毕业后,袁晓栓分配到了河南农业大学,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但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始终情系家乡、心系农村,在大学工作不久后,他便辞去了稳定的大学老师工作,离开省会郑州,回到驻马店,投身于“三农”工作一线,一干就是一辈子。


袁晓栓走访村民。

在从事驻马店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十几年里,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益运行”的要求,袁晓栓工作扎实、坚持原则,全力以赴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工作。为实现“打造精品工程,争创全省一流”的工作目标,他出主意想办法,组织各县,协同广播、电视、报纸等部门,营造全社会关心开发、支持开发、参与开发的良好氛围;为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存在难题,他建议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由于成绩突出,袁晓栓先后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减轻农民负担先进工作者”以及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工作者”等。

惟愿当好农民的领路人

“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村就是我的家,农业兴旺发展是我儿时的梦想,我要做的就是当好群众的领路人。”带着这个信念,2012年7月,已经在农业农村工作奉献25年的袁晓栓来到上蔡县黄埠镇常庄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他为期三年的驻村工作生涯。

为尽快融入角色,他入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召开村“两委”班子讨论会,与村干部座谈,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同时他入百家、进百户,与群众敞心交流,熟悉乡规民俗,了解村情民意。通过学习和走访,没袁晓栓多久就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为更好地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他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扶持生猪养殖,发展特色种植,培育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友善、平安”新常庄的基本规划,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推进。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干群的一致认可。确立目标后,他抓班子带队伍,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来处理村委事务;吸收能人,充实村“两委”班子,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设党员服务活动中心,开展创业带富、暖心给力活动,聆听群众意见,提高干部服务意识。


袁晓栓工作照片。

为提升基层整体实力,袁晓栓筛选建立项目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建村室,设置党员活动室、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农民书屋等加强阵地建设;完成村内道路建设7.9公里,并安装路灯、整修下水道及垃圾池、栽种绿化树,改善乡村环境;完善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新打机井30眼,建桥涵20座,新增变压器1座、线路2000米,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引进外资500万元,新建1000人规模中英双语教学寄宿制小学,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为发展农村经济,袁晓栓引导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施粮食高产科技示范工程;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群众发展温棚蔬菜和食用菌栽培种植,形成了技术示范、品种推广、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推广环保生态养殖,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并带动86户农户发展养殖,走出一个适合农村养殖产业发展的“公司+农户+合作社+科技单位”运行模式,为常庄村经济发展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倡导文明新风,他组织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完善村红白理事会管理运作制度、改善村容村貌等,使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常庄也从脏乱差的落后村变成全县的先进村,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村、河南扶贫开发示范村、驻马店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如今的常庄村今非昔比,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一派生机勃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景象。

对待贫困户,袁晓栓就像亲人一样,常去贫困户家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工作中他从不发号施令,而是充分融入群众,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建设美丽乡村,袁晓栓光着膀子和乡亲们一起栽树种树,没有一丝干部的架子。他的人格魅力和朴实无华的光辉形象深深刻在了干部群众心中,同心向党是常庄村发展致胜的法宝。他用满腔的热血和真诚,践行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光荣与梦想。2015年,他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委农办、河南省扶贫办授予“全省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常庄村的干部群众一提起他,无不佩服的伸出大拇指:这个书记,中!

奋战脱贫攻坚驰而不息

25岁,袁晓栓毅然决然辞去安稳的大学教师工作,做了一名普通的办事员。50岁,他又从熟悉且游刃有余的工作岗位扎根到扶贫最基层。从人民教师到三农干部,再到驻村第一书记,他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一名公仆的忠诚与担当。驻村工作结束,他又回到原单位继续为扶贫开发事业添砖加瓦。

驻马店是农业大市,经济比较落后,国家级贫困县就有好几个,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2017年1月,全国脱贫攻坚战斗的冲锋号角吹响,时间紧、任务重。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54岁的袁晓栓再次成了脱贫攻坚战役的排头兵,积极投身驻马店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指导工作。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得袁晓栓对农村工作及可能存在短板的薄弱环节了如指掌,化身督查巡查工作中的一把“利剑”直指问题、建言献策、当好参谋、推动解决。2018年,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加重,单位人力缺乏,他临危受命,作为督查组成员同时兼任市扶贫办督导考评科科长。重任在肩、义无反顾,他常常早出晚归,没有双休和假日,带领同志们加班加点,理清思路、精心谋划、认真组织。未来开展好国家、省、市问题整改情况、市直单位履行脱贫攻坚情况督查、督导、调研及2018年拟退出贫困县市级初审等工作,全市的贫困县(区)、乡、村、户袁晓栓不知跑了多少遍,搞调研、做指导、查问题、促工作、看成效。


袁晓栓工作中发言。

此外,业务精湛的他还担任全市市、县、乡、村四级扶贫干部培训、扶贫大讲堂中的主讲人,培训270期115759人次,对全市扶贫干部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他还多次参与全国扶贫成效省际交叉检查和全省扶贫成效考核地市交叉互查,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及时总结教训、改进不足、努力推动驻马店市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全市党政领导和同志们的艰辛努力下,驻马店市如期实现全市7个贫困县全部高质量摘帽,92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群体探索创新“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和“互联网+分级诊疗+签约医生服务”的健康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特殊群体的脱贫难题,这两种模式分别荣获2018年、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并入选全球减贫案例,为全球、全国减贫事业提供了驻马店经验。

甲未卸、又出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依然艰巨。在新征程,袁晓栓一如既往,砥砺奋进,鞠躬尽瘁。以工作为重、以奉献为乐的袁晓栓为驻马店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付出了全部精力。直到去世的头天晚上,他还在辛苦准备即将开班的由全市各县(区)分管县长、乡村振兴局局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课件,工作那么多年,仅这一次他未善终。

袁晓栓是驻马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开拓者、坚定践行者,他承担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常年奋战在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履职尽责。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工作需要,义无反顾。节假日不能休息、出差下乡十天半月都是常态,有任务说走就走,无论何时何地,有时降压药都顾不上带。对待工作,他总是精力充沛、奋勇当先。但长期不知疲倦的工作,早已给他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2月10日凌晨,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引发急性心梗,袁晓栓溘然长逝,结束了他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

为农业区涅槃成农业强区倾全力

驻马店市辖9县1区、1个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960万。近年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驻马店而努力,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

驻马店作为农业大市、产粮大市,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2021年,驻马店粮食总产量161.13亿斤,居全省第二,实现“十八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等重点工作,是国家和省重要粮油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中国药谷”“国际农都”等美誉。

1987年至2022年,袁晓栓致力于驻马店市“三农”工作35年时间,热爱“三农”,建设家乡的赤子情怀已经融入血脉。无论岗位怎样变化,始终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他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给了自己最热爱的“三农”事业。这期间驻马店农业农村工作飞速发展,农业全面升级、高质高效;农村全面进步,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全面发展,富裕富足的“三农”蓝图正逐步成为现实。耀眼的成绩单上,也镌刻下袁晓栓恪尽职守、服务“三农”30多年工作的坚实足印。

无论农业农村综合开发、驻村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还是脱贫攻坚战役、乡村振兴,袁晓栓都高标准要求自己,不遗余力,尽职尽责。拿得起,放得下,干得好,让领导满意、群众满意,唯独不想自己,时时刻刻做到了顾大局,识大体。他始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群众科技意识,以科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他是“三农”工作的忠诚战士,光荣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他把全部身心毫无保留的献给了家乡,为家乡农业发展竭尽了全力。

不负一生好韶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袁晓栓做到了一辈子,他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以奉献为乐,忠诚担当,品德高尚,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底线。他的品德和为人让组织放心、领导同事放心、群众放心、家人放心。他经受了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初心不改,三观不变,令人敬佩。他很知足,“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考上大学,接受教育,才有了报效家乡的平台”。他既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也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谦虚低调。总是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勇挑重担的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但又总是默默隐退在荣誉之后。家人去办公室收拾遗物时发现一包的荣誉证书和一摞厚厚的工作笔记,这是他一辈子为党忠实工作的见证。为了驻马店市的脱贫攻坚事业,他倾尽心血,却从不争功抢功,淡泊名利、高风亮节。与他共事的同事们说,“袁晓栓对党忠诚担当,胸怀坦荡,乐观大度,只求奉献,不论得失,为我们全市乡村振兴系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太累了!”

生活中,他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外公。尽管工作繁忙,他仍然对家人有着深沉炽热的爱,默默的守护着女儿的成长。珍视女儿成长道路中的每一个阶段,为女儿获得的每一项荣誉成绩而点赞鼓掌。女儿的荣誉他都装订成册、认真珍藏,而自己所获得的荣誉只字不提,淡然一笑。父爱如山,他乐观可爱、可亲可敬的光辉形象和一言一行,女儿历历在目。父亲留给她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将传承父亲留下的优良品德和良好家风,坚强地成长为一个像父亲一样伟岸的共产党

不惜汗水洒禾土,为求稻菽遍地香。从投身驻马店市农业开发工作到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排头兵,再到乡村振兴,袁晓栓始终奋斗在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他用坚定的步履,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为驻马店的农业、农村扶贫开发、乡村振兴工作,耗尽了光和热。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岗敬业实践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资料整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