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农业设计> 经典案例> 正文

安徽省马鞍山甑山生态园详细规划

规       模:1500亩

类       型:详细规划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

联系人:胡先生

联系方式:18667158571

地       区: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案例介绍

项目概况:安徽马鞍山甑山生态园位于当涂县东侧,甑山之南,南临 314 省道,东为淳山、案山,西靠镇山、王山、纯山,用地位于山谷之中,呈不规则长条状。一期规划用地面积约 100 公顷(1500 亩),包括甑山禅林及其背景用地33.3 公顷(500 亩),其中 100 公顷规划用地中,山田、山塘 16.5 公顷,山地 83.5 公顷,含寺庙用地 83.5公顷。二期规划用地面积约为 53 公顷(795 亩),包括甑山湖湿地候鸟保护区、亲水沙滩及大片原生态山林。 基地内土地现状利用形态主要分为两类:山林地和农地,中间散落一些水塘,林地主要是山地丘陵,农地主要是山谷中较为平坦的用地,目前主要是作为苗圃之用。

image.png

规划定位:通过对安徽马鞍山甑山生态园基地资源的理解,对长三角发展情况的分析,本规划将甑山生态园定位为:依托甑山优越的自然山水和人文风情,综合考虑在建的当涂现代农业示范园与拟建的甑山旅游景点市场定位和市场错位,满足150~200 万人以上/年的对外接待能力,让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不少于 12 小时,以达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要求和实现“甑山让城市更休闲”旅游目标。


规划原则:(1)自然生态原则——甑山生态园具有富有特色的地形地貌,规划结合山形地势,合理布局路网和建筑,减少对自然现状的破坏,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创造宜人的原生态自然空间,改善整体环境,提升甑山生态园的吸引力。(2)人文渗透原则——甑山具有美妙的传说,当涂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整体规划布局和建筑及景观小品的细部设计中体现当地文化的底蕴,丰富生态园的内涵。(3)生动趣味原则——生态园的景点设置应当符合步移景移的原则,在主要旅游线路上布置景观节点和游憩设施,增加生态园的趣味性和可玩性。(4)分期开发原则——考虑到资金、人力、物力供给因素和游客量的增长等因素,规划应根据实际情况,旅游项目遵循分期开发、逐步发展的原则。(5)系统配套原则——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配套程度,生态园的建设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作到旅游项目规划与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同步进行。(6)市场导向原则——旅游开发必须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生态园的建设需要实现差异化竞争,时刻了解顾客的需求,把握市场的脉搏。


规划构思:甑山生态园由南至北呈带状布置,一期开发范围北至甑山禅林,两侧为淳山、案山、王山、镇山和纯山环抱。生态园内水系由北至南呈跌落式散布在山谷之中,自然地形成一些可资利用的景观资源。根据自然形成的优美自然环境,通过精心的规划布局,可以形成“一轴两片四心”的合理规划结构。

一轴:休闲游憩轴

园内由南至北长达 1.6 公里,结合旅游景点、公共服务建筑、趣味小品等,形成充满趣味的休闲游憩轴线。

两片:农业休闲观光片区、度假风情园片区

由晋山路自然地分成东西两片。东片为农业休闲观光片区,分布着主要的旅游景点,如入口广场、景观苗圃、玉带湖、金玉轩酒店、甑山书院、农植物花卉展示中心、蔬菜瓜果苑、盆景花卉苑、农耕体验苑、生态养殖苑、影山湖、和风池、情人谷、农业服务中心、跑马游乐场、生态运动区等。

四心:入口核心、公共服务核心、景观核心、文化核心

入口核心是指以迎宾广场为主的生态园主入口区域,起到标志景点、集散游客的作用;公共服务核心是指以玉带湖为中心,集中布置金玉轩酒店、文化广场、水上舞台、甑山书院、办公楼等公共服务设施;景观核心是指以影山湖为中心,整治岸线,扩大水面,形成整个生态园的景观中心,在旅游线路组织上可以承上启下;文化核心是指以甑山禅林为中心,整治景观,升级服务设施,形成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核心。

image.png  image.pn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