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基础
1、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构成的一个整体。
2、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有17种必须元素、还需要有机质、氨基酸、生物菌剂、生物增效因子等多种物质,是多样化的。
二、实施路径
多维度:包含了多个维度,既有大量、中量、微量元素营养元素,还含有氨基酸、有机质、生物菌剂,全面考虑了中国土壤的板结、酸碱失恒等问题,以及不同作物、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
立体化:根、茎、叶立体增效;即可叶面施肥,又可以滴灌冲施、还可以做底肥。
集成:汇集了当代农业投入的最新成果,兼顾了土壤修复和植物营养需求,并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和传统肥料相结合,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
三、主要特点
系统化:全面考虑土壤修复和植物营养需求,避免顾此失彼、单打一做法。
智能化:以智能化液体配肥站形式,100多种配方,实现定制化精准配肥,达到减肥减药的目的。
开放式:除营养元素的配肥体系外,吸纳最新农业投入品成果,随意添加,形成开放性系统。
(资料整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