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粮仓、肉库、渔乡”之美誉的松原市,如何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记者从日前在松原市召开的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松原市坚持以工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以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农村、以服务市民的意识服务农民,扎实推进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落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农村环境越来越优美。
休闲农业
美化了乡村 富裕了村民
秋高气爽,走进一向以高颜值著称的宁江区伯都乡杨家村,只见村内环境干净整洁,道路笔直,杨柳成荫,鲜花绽放,游客不绝。
近年来,杨家村充分依托城市近郊以及规模化种植起步早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全村95%的农户都已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带动全村发展多项产业。打造了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其中包括休闲娱乐区、果蔬采摘区、菜园认领区、民宿区、丰产品种试验区,通过推动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宽村民创收渠道。
休闲农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近年来,松原市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的理念,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动了休闲农业由点状分布向集群分布、由城市郊区向更多区域拓展的转变。
在乾安县乾安镇,以年俗文化小镇为定位的有字村建设风格喜庆祥和,以东北年俗文化为基调,融古老的捺钵文化和本地大布苏文化于一体,将满载“年味儿”的地域风情真实呈现。而它邻近的陶字村定位则为教育文化小镇,高标准打造了集学、教、游、玩于一体,休闲度假、科普体验、文化传播为一身的新型农旅文化特色民俗村。其中,以历史名家孔子、孟子、庄子等名言名句为题材,打造“论语”文化墙3500平方米,建设著名诗词、论语书卷建筑一座,建设寓言、诗词、成语故事、欢乐童年等主题墙绘街路5条。
以绿色发展为理念,这两个正在打造中的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功能完备的美丽乡村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2020年,陶字村还入选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根据各乡村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产业水平和消费习惯,松原市在原农家乐、采摘园等形式基础上,拓展实践了田园综合体、田园康养、民宿村、创意农业、亲子体验等众多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的休闲体验新业态和新模式,在满足都市居民休闲新需求的同时,激活了一片区域、兴起了一批产业、带富了一方百姓,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融合发展
升级了产业 拓展了空间
“这款玉米口感甜糯,喜欢的朋友可以在直播间的购物车下单购买。”在乾安县博瑞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的现代玻璃温室内,网红们正在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农产品。
该园区是全国第一批产业融合示范园,也是全国最大的热电联产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热电联产项目年可处理秸秆50万吨,占乾安县秸秆产量的50%。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产业园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现代玻璃温室2栋,温室大棚500栋,生产绿色果蔬40个品类,年产果蔬400余万斤。在产业融合化方面,该园区立足于聚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入资金7.04亿元,使总装机容量达60兆瓦,是全国最大单厂装机容量生物质发电厂。通过发电余热,带动农业公司反季节果蔬生产,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废弃菜品回收发电,电厂产生的燃灰转为肥料,投入农业生产,从而形成闭环式循环产业链。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到秋天,玉米收获之后田地里的玉米秸秆就会被卷成一个个硕大金黄的“草卷子”,运送至企业电厂,变成源源不断的电能和热能,输送至千家万户。余热通过一排排银色供热管线,输送至产业园,为那里的500栋棚菜提供20℃恒温。秸秆和棚菜修剪淘汰的藤、秧、果经过电厂利用后产生的灰渣,全都变成了育肥土壤最好的肥料。
乾安县博瑞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是松原市近年来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培植龙头企业,以全产业链为方向,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例子。未来,松原市将通过进一步做强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利益联结和风险防范机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现代科技
强健了农业 壮大了产业
走进乾安县大遐畜牧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千米条田,满眼绿色,一望无际,长势良好的玉米丰收在望。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2013年,大遐畜牧场成立了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从2017年起,公司调整经营思路,转变经营方式,经过几年努力,完成了农业资源、资产、人力资源的整合,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大中小型先进农机具120台套。
示范区24万亩耕地集中连片,土地较为平坦,水利化设施比较完备,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播种、施肥、整地等田间操作过程,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2019年,公司集约1.5万亩耕地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田,采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综合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翻埋还田、浅埋滴灌、行走机械北斗导航等农业高产高效技术,实现了精确定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2019年秋季测产,平均亩单产由过去的1200斤提高到1600斤,增产30%以上。
在中化MAP宁江技术服务中心,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对新款植保无人机的各项性能进行分析测试。
据工作人员介绍,中化MAP吉蒙省区宁江中心,于2019年2月正式建成,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设有大型的农业培训教室,水稻原粮检化验室,农业技术及产品展示交流农友之家,全方位一体化的农业技术培训、指导、交流、服务场所。中心长期为合约农户量身制定作物生长及栽培技术方案,全程跟踪服务作物生长整个环节,通过农业生产环节的科学、精准、集约和闭环运营,帮助客户控本、增产、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科技支撑是关键。近年来,松原市充分发挥科技强农在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农业科技创新载体,推动了农业向高质量发展步伐迈进。
新兴产业
满足了环保需求 积聚了新的能量
在前郭县八郎镇风电项目现场,火热的建设场面让人心生希望。
近年来,松原市立足资源禀赋,有序开展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62.8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松原市将依托风光电资源优势,积极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聚焦融入吉林省“一主六双”“陆上风光三峡”、吉林西部“北方氢谷”“长白松氢能走廊”等战略布局,全力建设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全力构建“12345”发展体系。
“12345”发展体系,即:依托经开区、石化园区、前郭经开区、宁江区雅达虹工业集中区建设一个“绿电”示范园区;打造长岭县风电、乾安县光伏两个生产基地;建设乾安500千伏输变电、长岭龙凤500千伏扩容和吉电南送特高压输送三个电网工程;建设新能源+大数据、新能源+制氢、新能源+储能、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四个示范项目;建设风电装备制造、光伏装备制造、氢能开发利用、生物质开发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五个产业集群。全力实施“5+5+N”动能提升工程,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N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十四五”末,新增风光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主导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公共服务
方便了办事 温暧了人心
走进乾安县让字镇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一块硕大的液晶屏幕格外引人注意。据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农业农村相关政策和群众现实需求,他们共梳理出6大项、26小项服务事项,将其列成清单公布出来,将线上和线下服务同步进行。在线上建立公共服务“公众号”,把涉农的政策法规、惠农政策、便民服务等信息植入“公众号”,村民可随时随地选择服务信息、政策法规、便民服务三大类12小项的线上服务项目,便于群众查询;对于社会性服务,由县乡村同时收集信息,在“公众号”、微信群及时发布,便于供需对接。
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是松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村改革创新重点任务之一,目的就是打通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在松原市已经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形成了乡村治理上边千条线、下边一张网的工作格局。
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农村公共服务“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为化解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设立乡镇交通运输服务站,辐射乡镇每个村屯,有效解决了农村村屯通车率不足及人车配比难的突出问题。农忙季节开通网约车服务,农户通过农村公共服务站申请,交通运输部门派车将大量跨区域的农民送到田间地头。通过网上交易的方式在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土地流转,农民可随时随地选择线上招工服务项目,便于群众查询,利于供需对接。在乡农村公共服务站开设专门窗口,集中办理涉农贷款服务,农户不再需要去县里银行网点申请办理贷款手续,实现了群众需求不出门、供求联系不出屋、交易安全有保障。
一套服务体系、一个服务平台、一张服务网、一种服务方式、一些服务事项,不断探索完善的服务运行机制,为实现农业农村服务多元化供给提供了全新的探索,在切实增强了农民幸福感归属感的同时,也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增强了软实力的支撑。
环境整治
净化了环境 清新了乡风
“村口有个漂亮大花园的,就是我们马家村。”走进宁江区大洼镇马家村,你第一时间就会被村口五颜六色的鲜花所吸引,硬化的路面,整洁的院墙,村里环境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喜在眉梢。
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马家村把工作重点放在“五化”上,即:村屯美化、绿化、净化、硬化、亮化,确保村民居住环境整洁、道路平坦,家家绿树成荫,乡风淳朴。现在,该村的主街道和村外空地已经绿化美化完成,并对已经绿化美化的区域见缝插绿,为村民创了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以前开食杂店的时候我做梦也想不到能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也从没敢想过能过上现在这么有奔头儿的日子。”从一个食杂店摊主成为日均接待游客上百人的山庄负责人,前郭县查干湖镇西索恩图村村民赵丽用自家生活的变化讲述着西索恩图村的变迁。
依托临近查干湖的区位优势,西索恩图村全面开展村屯环境整治,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和观光中草药种植,大力发展具有蒙古族渔猎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拉动了查干湖周边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
这两个村庄的变化,只是松原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松原市持续不断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农村垃圾收转运体系全面建成,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更加干净宜居。
乡村振兴,是一场需要“差异化”推进的“持久战”,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松原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摸索推进,松原市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
(材料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