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原巡视员王秀忠在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主办的“2021年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研读会”上,围绕乡村产业政策与相关发展策略进行了解读。
以下内容摘选自王秀忠巡视员的演讲:
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就是乡村产业。 总书记说过,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富裕。 一. 乡村产业现状趋势 乡村产业构成大致是乡村加工产业、非农产品与融合产业这三项。总书记强调要用“两个围绕”来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就是要围绕农业农村的资源,这跟原来的乡镇企业立足二三产业有所不同,现在的乡村产业是强调农业产业的融合。 01 乡村产业发展趋势 乡村产业发展中有几点比较明显的趋势:融合化、创新化、绿色化、品牌化和集群化。 融合化:种养、加工、休闲,这几个环节最后的结果是走到一起。 创新化:搞研发是现在的大趋势,不是只有大企业才搞研发,中小企业投入其实也很高。 绿色化:就是生态、质量、安全这个几个原则。 品牌化:无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都很重要。 集群化:集群发展不仅是布局上,更多是企业、产业的集聚,集聚之后再融合。 02 乡村产业面临的形势 机遇跟挑战并存,机遇就是党中央制定了很多政策,给相关产业提供了大量机会。我们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有人民群众的强大购买力。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挑战,一个就是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第二个就是国内经济还不是非常活跃,此外受乡村环境的制约,资金、土地、人口这三大要素是从乡村流出的。 二. 乡村振兴的措施 01 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这里有三项工作,一是确立一批龙头企业,2001年以来认定了6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共1542家,2021年开展第7批认定; 二是提升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2021年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农户,形成联合体,就比原来单纯的龙头企业更完善; 三是推介宣传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培育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优秀的乡村企业家,并建立乡村企业家库,2021年的宣传推介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典型案例。 02 壮大特色产业 一是创建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从2011年开始到2020年,一共是10批,共有3387个村镇获得一村一品认定,对于形成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产生了很大作用。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二是打造乡村的特色产业集群。突出产业环节串点成线,接线成环。培育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培育知名特色品牌。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03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一是加快农产品初加工发展,减少浪费; 二是提升农村的深加工水平,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三是加强综合利用; 四是建设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专业分中心; 五是强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2021年建设一批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发布农产品加工100强园区,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的国际农产品加工园。 04 休闲农业 一是开展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建设,按照区域、国内、世界三个要素,建设一批资源独特、环境优良、设施完备、业态丰富的休闲农业重点项目,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基地,2021年推介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中心; 二是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工程,开展“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推介活动,认定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打造150条乡村休闲旅游景点精品线路。 05 推进农村创业创新 一是壮大创业创新导师队伍,深入实施农业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训培育行动,推动建立国家省级地级县级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加大农业创业创新人才培育工作,总结创业创新模式,2021年认定一批国家农村创新创业模式,推介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干部; 二是完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2021年更新全国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工作,创建2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推介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典型案例; 三是举办全国创业创新活动,举办第五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大赛,指导各地开展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政策宣传工作。 06 强化产业融合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现代要素向农村进入; 二是农业产业强镇示范。2021年建设300个产业兴旺、经济繁荣、绿色美丽、宜业宜居的农业产业强镇,主导产业应明确为1个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东、中、西部地区镇域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应分别达到2亿元、1.5亿元、1亿元(新疆、西藏及其它地区的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可放宽条件),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奖补资金予以支持,奖补资金主要支持主导产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提升原料基地、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 三是创建融合发展先导区。以资源聚集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后延伸,横向配套,上下承接,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可以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融合体,2021年认定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四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组织召开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下一步,我们实施乡村振兴需要做好政策保障,其中有三个难点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一个是人才问题,农村人才空心化,如何让人才回流,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第二个就是资金的问题,除了工商资本,国家也在想办法采用其他资金,比如推出乡村产业发展基金。最难的挑战还是土地问题,这两年土地问题更加突出,国家对粮食安全更加重视,不仅要求不能非农化,而且不能非粮化。 最后给农业企业提几个建议,首先是把产业做好,这是根本问题,现在国家的项目多是奖补性的,也就是事后补贴,只有先把产业做好,后面才有条件申请奖补。第二,在乡村做事,跟农民、跟合作社要搞好关系。第三,重视技术研发。第四就是一定要重视发展模式。 (材料来源于网络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