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农业百科> 农业行情> 正文

种植魔咒!20亩地每年盈利30万,600亩却赔钱!

发布时间:2020-09-27 来源:网络编辑整理

1月上旬,广东出差,到清远市阳山一家砂糖橘种植基地了解市场,基地老板已经流转600亩规模,到达果园时,工人们在基地上忙着采摘、运输、分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然而老板的心里可没这么轻松,2011年开始逐年扩大种植面积至600亩,砂糖橘效益眼见着下滑,利润空间被压缩,市场上砂糖橘地头价最高也就3元左右,有的收购价不到1.5元/斤,加上前期连续三个月的干旱,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今年的效益又是一个未知数!

1.jpg

农业圈里的种植魔咒!家庭种植20亩左右的砂糖橘,每年还有三十万的收入,流转土地,上了规模后,反而没了那么高的收益,甚至还赔钱。不仅仅是这一家砂糖橘种植基地,全国各地都存在这一现象,规模化种植极少有盈利的!更别说那些想要用种植几十亩的心态来发展几百亩、上千亩的规模,结局损失惨重!

问题症结在哪里?

园区建设前期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水利铺设、园区改造、设施搭建等;土地规模化,机械化跟不上,人工成本高,是基地每年的重大支出,据了解,广东清远一个人工120元/天,甚至忙碌时候还找不到人;经济作物种植管理精细,修剪、用药用肥等硬性投入成本;追求产量,没品质,采购端不畅通……

农业是个高风险行业,种植过程中会受到自然气候的威胁,干旱、暴雨、病虫害侵袭等等,即使风调雨顺,最后一关农产品销售没有保障!

诊断当下的农资行业,都在说“我太难了”!

难在哪?农资不好卖的最终根源在于效益不高,农户没有积极性,农产品价格没有优势,不足以支撑购买农资的需求,所以在产业链各环节界限越来越模糊的背景下,农产品销售环节一直是农业产业链条最低效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整个链条的运行!

总结一句话:规模化种植的痛点在于依旧用小农户的思维来管理大规模的农业!

规模化的农业,对应的是标准化的种植流程,能够把控的种植管理过程,以及高效的产销对接体系!家庭种植转向基地化、规模化种植,最大的障碍就是种植管理技术以及农产品销售,如果把这两个“病症”解决了,那么规模化种植的转型就有了高效运行的模式支撑!

因农资销售日渐艰难,渠道商针对市场需求痛点也在转型!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以技术托管的模式来服务基地大户;或者自己组建果品销售团队,在网络平台进行果品销售……都是应对措施!

2.jpg

(记者在清远阳山遇到“湖一刀三高果园托管队”在进行果树修剪)

卓银万家总经理温国辉在农资领域近二十载,深谙市场变迁,正是看到这种现象级问题,2019年联合农资届、投资界、果品届一起创立农迈迈,链接种植管理与果品采购,实现高效产销对接!温国辉一直在跟记者强调,“农资不是不好做了,是你还停

留在原始的做法!”农迈迈直接帮农民解决农产品销路,农资直接以配方形式进入生产管理阶段,成为生产必不可少的配套环节,大大地减少了推广成本,所以农迈迈提出,农资销售,从未如此简单!

3.jpg

(温国辉(右2)与基地农户(左1、2)、湖一刀技术老师(右1)在果园)

2019年,农迈迈在广东成立了粤北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1月初联合组织的贡柑产销对接大会,2个小时,90多家农产品采购商,200多户果农现场签约,总订购活动达到3000万斤;之后又在韶关、武鸣、桂林等地举行产销对接会,颇有成效。

由此,各地农资经销商对农迈迈也是颇有兴趣,目前浙江衢州已在规划建立服务中心,帮助农户出台种植方案,为农户解决种植难题,同时联合采购端和农户签订合同,达到回收标准的农产品以高出市场一定价格进行回收,保障好产品,就有好的收益。

2020年,农迈迈一方面招商,在全国各地联合经销商建立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解决产销难题;一方面农迈迈将在全国承接20万亩左右的土地,与采购商达成回收标准,按照标准化流程来种植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品牌,进入消费市场!

我们发现,无论是种植环节,还是农资渠道环节,都在发生变化,种植环节的需求在延伸,农资渠道在转型升级。农资销售和果品流通,实现跨界资源对接,是对两个领域的价值升级体现,最终为农户、消费者赋能,形形色色的产销对接模式都在逐步推行,所以我认为,在农资行业,淡化农资产品,重视种植管理技术、品质农产品销售,将会成为行业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