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农业百科> 三农热文> 正文

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如何让媒体更好地服务三农

发布时间:2022-03-23 来源:农伞网

如今,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媒体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受众的认可度。受众已不再是简单的“受”的概念,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使用者,让传播更具有为受众服务的功能、具有更多实用性已是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笔者认为,十年前的一个传媒事件值得拿出来分享,其对于当下媒体实用功能的探索有现实意义。

2009年8月2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式亮相。

新的专业化频道开播,强调了四个战略平台。它们分别是,国内资本市场传播平台,频道在国内最活跃的资本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等经济活跃点建立直播间。

第二个平台是国际化的直播点平台,财经频道在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都设立标准直播点。同时,借助美联社、路透社等的全球演播室资源,实现报道内容与全球市场同步。

第三个平台是部委信息平台,财经频道与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国家统计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12个部委达成了重大消息发布前的通报与策划的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如果说以上三个平台,显示了一个国家级媒体的影响力和国际视野,那么CCTV中国县域财经资讯采集平台的建立,则显示了它不同于国内任何一个频道的民生情怀和报道格局,它是财经频道一体化建设重要的通道、也成为财经频道最独特的价值竞争策略的一部分。

图片1.png

作为CCTV中国县域财经资讯采集平台最初的建设者,我来说说它的来龙去脉。

在财经频道推出三个月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批示:希望财经频道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把节目办得更好。为此,作为品牌管理组副制片人的我,带着频道的部分制片人和主持人深入县市一级城市。在与社会各界人士座谈的过程中,大家提及最多的是“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我回来在给频道的座谈报告中,附了一份建议:我国有2682个县(市),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经资讯发生的最前端。为了见证、参与和推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更贴近基层、贴近“三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信息和切实的帮助;为了发掘第一手新闻线索,第一时间采集鲜活的财经资讯,建议频道推出一档相关节目。这个建议得到频道领导的全力支持,于2011年1月10日创办并推出《中国县域经济报道》专栏节目,栏目的定位为实用性和服务性,旨在为“三农”和基层解决切实问题。

由于申报新建一档栏目需要时间,在栏目审批通过之前,我们在2009年12月19日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此后每年年底我们会邀请一百位县(市)书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CCTV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这个论坛共开了四届;2010年我们建立了CCTV中国县域财经资讯采集平台,这是2010年的中国财经媒体大数据的一次有益的实践和尝试;为了扩大影响,做强品牌,我们还在一套、二套、四套、七套联动开辟了公益广告“农产品供销站”,搭建了农产品滞销的直接对接平台……由此形成“一个平台+一档节目+一场论坛+一个公益广告”的传播体系。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给予贺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两次给予重要批示;很多经过我们帮助、滞销农产品得到缓解的乡亲们拎着杏儿篮子、背着土豆筐子上北京、到台里表示感谢…….这就是国家电视台的百姓口碑。

从看电视到用电视

2010年4月,我们率先在国家级媒体开始推行“贴近基层、贴近三农”的媒体改革,创建中国县域经济信息采集平台。2010年这个平台在已经与全国200个县、市地方政府建立了有机的合作,到2012年底,合作县市已达到800个。当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动辄“国际”,动辄“世界”的时候,我们建立了一个扎根土地,扎根民生的传播平台。这显示了我们非同寻常的蓝海竞争智慧。当越来越多的媒体,也在开始三贴近,关注民生的时候,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探索出一条真正服务民生、真正贴近百姓的传播路径。

我们就是要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受众能真正感受到我们财经频道在为大家服务,让观众从看电视转变到用电视。过去我们说,10亿人,有8亿农民,你不走到田间地头,你不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你不做带着泥土气息的节目,你不了解他们的柴米油盐,怎么为他们服务?服务要入眼,入心,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依托平台的持续性、生产力和影响力,形成一种长期服务的态度和能力。为民生服务,不仅使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能力。

中央给财经频道的批示是: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为大众经济生活服务。财经频道确立了以“财经政策的窗口、投资理财的指南、经济生活的帮手”的定位,以搭建全链条财经信息服务平台作为战略应答。抓住“服务”这个关键词,开始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服务,被衍生为态度、能力、效率和效果等许多指标。搭建CCTV中国县域财经资讯采集平台,就是其中的重要战略之一。

对于中国财经媒体来说,想要更宏观,就得更微观。

除了每天感知与百姓生活最真切的联系,将服务三农,具体到每一个百姓具体的处境之外,平台在承担财经上游资讯的采集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对中国经济的发现功能。在每一个具体的新闻背后,平台还有着更宏观的媒体研究目标。

我国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发达程度很高,但是财经的发达程度却很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媒体不具备发现的眼睛。财经不是一个显性的东西,它是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去分析的,它在微观中显示着趋势和规律。没有研究就发现不了趋势,找不到规律。而县域经济是财经资讯发生的最前端,是第一手新闻线索的发源地,这些看似地方新闻的背后,深藏着全国性的财经重大主题,折射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方向,是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

财经频道把这些一手微观数据采集回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加入独特的视角,形成了全新的具有引领作用的资讯及观点,同时,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财经新闻汇聚在一起也宏观描述除了中国经济生活的全貌。

以此为基础,这个平台还将是财经频道数据体系的支撑系统,建设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数据库,为打造频道全链条的财经媒体平台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数据是财经节目的特色和语言,数据库系统对财经频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CNBN,BLOOMBURG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触角,当一个经济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能拿出自己的素材、数据,提出独特的视角和分析。在一个阶段,他们的销售额高达120亿美金。

我们以800个县市为依托,对全国专业市场、特色生产基地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加大力度推进自主品牌数据库的建设,建立专业市场行情指数。以专业的数据分析,更科学、客观地前瞻经济形势,给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给农民农业生产以更科学的指导,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真正实现资源为王,通道为王,平台为王的传播战略。

生产方式的变革

之所以叫CCTV中国县域财经资讯采集平台,平台的意思就是聚合资源,共享资源,所以这个平台就是给整个频道凡是与基层和三农有关的栏目提供资讯协调服务的。

自从与200个县市合作后,平台为频道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改变生产方式起了不可估量作用。

平台中的各个县(市)电视台每天通过网络向财经频道传送当地经济发展中鲜活的资讯、市场行情,特别是农副产品供求情况,我们根据需求进行筛选、上报、审批通过后,予以播发,这种方式是财经频道生产方式改革中的一环。

图片2.png

在当年两会前夕,平台与《经济半小时》联合推出十集系列片《十一五中国经验:县委书记的一天》,反映十位县市领导的执政理念、执政智慧和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个系列被国家行政学院作为教学案例;《对话》邀请多位县委书记和县长录制播出了《寿光模式》和《幸福江阴》等节目,探讨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节目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江苏常熟市市委书记王翔的节目播出后, “王书记的一天”也成为当地论坛上的热门话题,重庆璧山县委书记在节目播出后,有十多家IT企业到该县投资……

图片3.png

(图为《县委书记一天》中对时任西安市临潼区委书记任军号的采访)

此外,平台还为《生财有道》、《消费主张》等栏目提供很多鲜活的选题,还与《今日观察》策划《金融下乡》论坛等,使频道的通路建设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益系列片《转变2010》的拍摄播出。公益片,通过浓缩的影象,实现传播的规模效应,是电视媒体最优质的资源和平台。为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发展,我们加大对县域经济公益宣传片的制作和播出。2010年是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以各地典型事件入手,反映在经济转型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做法,拍摄制作了22集公益宣传片《转变2010》。

其中包括河南博爱县关于农机合作社、山西孝义市由能源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吉林农安县土地流转、山东东阿县发展低碳经济、浙江文成县打造生态旅游城市等。这个系列每天在财经频道滚动播出6次,每个片子至少播一个月。这些宣传片对中国县域经济的最新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对当地资源和形象进行了宣传,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给发展中的县市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

安徽怀宁的县委书记范先汉表示“财经频道为怀宁拍摄了公益宣传片《转变2010》,为县里开辟了招商引资新思路,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有许多客商慕名而来,与政府洽谈合作。”业内专家称《转变2010》是财经频道用公益宣传片的形式把宣传报道与媒体关怀水乳交融的一个范例,在近一年的播出中,得到社会各界和基层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

图片4.png

2013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为此还出版了图书《中国蓝图——百位县市书记的中国梦》。

中国县域经济论坛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中国自古就有“得郡县者,得天下”的说法。在现代经济学家的表述中,县域经济被称为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据统计,2010年全国有2858个县、市、区机构,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占全国的71%,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总额都约占全国的50%左右。

在这个广袤的领域,有多少鲜活的资讯,有多少民生状态,有多少“服务方向”,将不可“县”量。

在2010年12月19日,我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首届CCTV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这是中国首次由媒体召集的中国县域经济论坛。

这是观察中国经济的独特视角,也是基层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推动实践、指导工作的重要平台——论坛举办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位县委书记、发改委、农业部、建设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经济学家汇聚一堂,共商县域经济发展大计。这更是研究地方经济、蕴藏诸多答案和丰富资源的“富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布局、凸显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国家经济决策和发展走向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在播出的论坛宣传片里,我们这样表达:2800个县(市)机构,在中国地图上;县域经济发展,在十二五的蓝图;,图谋发展大计,激活中国经济最生动的血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我们因中国梦而集结,这是县,给中国经济的力量!

主持人陈伟鸿和王小丫主持了论坛。王小丫深情的说,我们选择在今天相聚,可谓是用心良苦。今天是2010年12月19日,32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而今天,我们在这个开创了无数历史的发源地——人民大会堂相聚,正是为了从昨天走向今天,用今天书写新的历史,邀请崭新的未来!

陈伟鸿则说,未来,并不遥远;未来,已经开始。在一个星期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这个会议掀开了十二五宏伟篇章的崭新一页。今天,我们在这里,要以行动应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以行动应答中国崛起的誓言。

图片6.png(图为参加论坛百位县市书记合影前夕)

论坛不仅在规模上,史无前例,而且在探讨的问题上,也显示了我们长期在三农报道中积聚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参加论坛的许多县(市)委书记表示,论坛务实、深刻,真正想他们所想,带给他们很多新的视野和收获,让他们意外。虽然他们也参见过不少论坛,但是这样大规模的、探讨议题这么切中要害的论坛,还是第一次。他们彼此分享故事,分享观点和智慧,在兴奋与激动中,饱含着温暖,充满了收获。

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批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要扩大影响,做强品牌”。作为中央电视台的重要品牌活动,前两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肯定以及各大部委的高度评价。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首届论坛发来贺信:“衷心地希望这次论坛系统总结鲜活经验,共同谋划发展良策,努力经营造良好氛围,为探索中国特色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衷心地希望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作为国家经济宣传的重要阵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舆论支持”。

在第二届论坛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出席并作主旨发言:“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举办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立足变革变更的前沿,着眼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势,凝聚县市基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智慧,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受到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希望论坛及时地总结经验,做大影响,做出品牌,为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和谐平稳较快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话》、《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中国财经报道》报道了论坛的核心内容。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位县市领导录制了“寄语2011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在2011年的元旦和春节期间,在各地明星扎堆贺岁的荧屏上,是我们最有特色的节日祝福。

这个影响深远的CCTV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成为财经频道服务民生战略的一个宣言。

一条新闻价值千万

2011年1月10日,《中国县域经济报道》开播。

这个节目的宗旨就是服务基层,为三农解决切实问题,注重实用性和服务性,依托CCTV中国县域财经资讯采集平台,以电视节目的方式,成为我们践行三贴近的重要窗口。

《县域经济报道》以“服务” 核心诉求,分为几个部分,从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出发,板块安排得非常实在。建立农副产品特别是滞销农产品直接对接的“供求热线”;给农民带来启示的“致富信息”;旅游开发中的“新、奇、特”以及展示各地产业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新举措。

图片8.png

开播以来,《县域经济报道》播报的资讯中有一半是农产品滞销。通过报道,一些地方农产品滞销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帮农民打开了销路,减少了损失,增加了收入。

在2011年1月19日播出了《海南琼中:沙姜丰收求市场》的新闻,报道播出后迅速有不少客商联系当地收购,沙姜的价格也从当初的每公斤2元钱上升到每公斤6.2元。琼中县沙姜种植1500亩,产量4500多吨,增加产值近两千万元。为此,琼中县委书记傅信平代表姜农向财经频道表示感谢,称“财经频道一条新闻价值千万”。

2011年3月31日报道了《河南新野:大葱低价寻买家》,新野大葱基地种植大葱20000余亩,丰收出现卖难,当节目组了解了这个情况后,与大葱基地负责人张女士取得联系。之后张女士请当地电视台协助拍摄,当地电视台以“中央电视台哪管你们这么小的事情?”拒绝了张女士。当栏目组得知这个情况后,考虑到再等下去会加重葱农的损失,立即采用最快捷的方式——网络传送图片!于次日4月1日制作播出了《大葱低价寻买家》的资讯。节目播出后,张女士给我们打来电话,告知新闻播出后订货电话不断,共有19家

采购商与她咨询联系,一周的时间卖掉了100亩的大葱。

2011年5月17日播出的《贵州从江:50万斤优质枇杷急销售》报道后,四川、重庆、福建等省的10多个的水果销售商,迅速打电话与当地取得联系,不少销售商上门驻点收购。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50万斤优质枇杷一售而空,价格也随之一路走高,已经由报道前的每公斤3.5元上升到近5元,连果园里尚未采摘的近10万斤的枇杷都被预定出去。在采购过程中,有外省两家水果销售商与从江县的一位枇杷种植大户李兴南达成协议,缴纳了定金,订购他家明年的枇杷。贵州从江县聚居着苗、侗、汉、壮、瑶、水等多个少数民族,是国家级贫困县,去年财政收入刚刚突破亿元大关。当地农民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为生,财经频道的报道不仅是帮果农挽回了损失,更挽回了果农对种植的信心,当地果农说:“我们不再是靠天吃饭,关键时刻有国家、有媒体在帮助我们!

此外,对山东聊城地区西葫芦因丰收而滞销的报道,被社会誉为“葫芦里装的是民生关怀”!两分钱一斤的西葫芦,愣是在我们的报道中,回升到3毛8分钱。2011年5月17日播出的《贵州从江:50万斤优质枇杷急销售》报道后,四川、重庆、福建等省的10多个的水果销售商,迅速打电话与当地取得联系,不少销售商上门驻点收购。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50万斤优质枇杷一售而空,价格也随之一路走高,已经由报道前的每公斤3.5元上升到近5元,连果园里尚未采摘的近10万斤的枇杷都被预定出去。在采购过程中,有外省两家水果销售商与从江县的一位枇杷种植大户李兴南达成协议,缴纳了定金,订购他家明年的枇杷。贵州从江县聚居着苗、侗、汉、壮、瑶、水等多个少数民族,是国家级贫困县,去年财政收入刚刚突破亿元大关。当地农民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为生,财经频道的报道不仅是帮果农挽回了损失,更挽回了果农对种植的信心,当地果农说:“我们不再是靠天吃饭,关键时刻有国家、有媒体在帮助我们!

各地政府和百姓都通过各种方式转达他们的感谢之意,感谢中央媒体能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农民的损失,让农民重树种地的信心。

此外,我们除了通过新闻报道为滞销农产品寻找销路外,还注重与其他媒体互动,21日《滞销席卷沪浙 农户心急如焚》的新闻在新浪发布后,成为当日新浪网热点新闻点击排行榜第二位,这条报道在当天还被中国日报网、商务部网站以及搜狐、网易、和讯等30多个网站转载。

我们不仅通过《县域经济新闻》这样专门的平台报道县域经济的信息,还联动《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等栏目累计播出了500余条三农方面的资讯,涉及西瓜、枇杷、白菜、甘蓝、油菜、大葱、芹菜等几十个品种,涵盖山东、河南、黑龙江等三十多个省(市),切实为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我们还加强与农业部、商务部等国家各经济主管部门的密切合作,每天发布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指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交易情况、主要农产品国际价格等重要市场信息,安排权威人士解读重要政策和市场数据,搭建政府、媒体与百姓的良性互动平台,引导市场健康发展,让“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大众经济生活”这句话,落实到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中,落实到大家的衣食住行上。

在这些一分两分、一毛两毛、一斤两斤的计算里,我们看到了媒体传播的几何数级的影响力,我们看到了一家人,一个村,一个县的困难在不同程度的推进和解决。在娱乐充斥屏幕的今天,我们感到承担起了关乎民生的媒体责任,这份骄傲和自豪,来得如此踏实。

平台和栏目运行以来,受到了基层政府和百姓的广泛欢迎。100多个县(市)的书记纷纷给财经频道来信来函,感谢财经频道为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所做的工作:

甘肃临泽县委书记王洁岚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深入基层,践行三贴近,虽然在地图上临泽和北京离得很远,可我们的心却与财经频道一起脉动”;

新疆哈巴河县委书记张献成说“财经频道恰逢其时地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珍贵的绿色通道,基层太需要了”;

河南汝州市委书记李全胜说“这是一件很快会被时间证明的意义深远的事情”;

陕西洛川县委书记高武斌表示“央视二套深入基层,用新闻这种方式扶贫是中央媒体第一家,我们要敲锣打鼓到中宣部表示贫困县的一份感激之情!”

浙江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说:“财经频道深入基层是中央媒体与基层心连心的创举。”

媒体研究专家说:财经频道以媒体特有的方式推进农产品滞销问题的解决,用实际行动服务三农,既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又推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中央主流媒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农产品供销站

如前所述,CCTV中国县域财经资讯采集平台,它是财经频道一体化建设重要的通道之一、也是财经频道最独特的价值竞争策略之一。

图片14.png

这个通道从搭建之日起,其资源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就注定了它的价值。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个平台在2011年席卷全国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中,它的作用和价值再度得到验证。

2011年开春以来,大江南北接踵出现了各类农产品卖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一档节目已经不足以解决当下的困境。从2011年5月30日起中央电视台紧急推出公益广告《农产品供销站》,由我们牵头制作,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财经频道、新闻频道、农业频道等频道循环播放。各频道每天播放七次以上,这种四个频道联动播出的形式,也是中央电视台开先河之举。每个公益广告讲述一个地区农产品滞销问题,同时提供相关行业协会、地方服务点的联系方式,以达到产销直接对接的目的,迅速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切实建立解决农产品供销的帮扶渠道和长效机制;当年共制作播出50多条《农产品供销站》公益广告,累计播出540频次,播出总时长约3小时55分。

图片15.png

公益广告播出后,立刻显现出效果。5月31日播出了《贵州罗甸:蔬菜滞销》6月1日一大早,当地果蔬办公室副主任董峰应告诉记者,现在手机都打爆了,连充电时间都没有,打来电话的客商都说是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才知道他们这边的情况。6月1日下午,他再次致电财经频道,一表示感谢,二是强调片子不要再播了,太多经销商来找他们,滞销的菜远不够卖了,不要让收购商白跑一趟。

6月3日《山西永济:雹灾过后 千亩鲜杏滞销》播出后仅仅15分钟,就有很多人打去电话询问情况,并有附近的客商直接上门收购,永济市栲栳镇秦村村支书冯俊虎说,他的手机号出现在屏幕上后,他中午回家吃饭,一碗面条都没吃完,就接了20多个电话,而且一边接着电话,电话里还不断提示有电话打进来。他说,他没想到,小小的杏子,真的能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他说,他们村的希望全在小小的杏子上,村民们孩子上学,娶媳妇全靠卖杏啦,中央电视台救了他们。目前鲜杏基本已经销售完毕,不仅如此,他还通过整理这些电话,建立了他当村书记以来最大的遍及全国的销售客户网络,他说,他们村的杏子不仅卖完了,秋天的苹果也都有着落了。


(资料整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