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农业百科> 三农热文> 正文

别小瞧中国传统农业!延续几千年,它蕴含着生态大智慧

发布时间:2021-11-17 来源:农伞网

中国传统农业是世界有机农业之源

中国传统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中国古代先民开始驯化野生蚕和种植野生稻。中国的耕地资源仅占世界的7%,水资源占世界6.4%,水土光热配比的耕地不足国土面积的10%,而20世纪中国的人口却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21%。

为解决短缺的资源与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积累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延续几千年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体系:

一是深耕翻土、掌握农时,对病虫害进行生物和物理防治;

二是因地制宜,按照生物节律安排生产,合理选择农作物种类;

三是采用套种、轮作、混作等耕作制度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量,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四是循环利用各种物质资源,利用人畜粪便堆肥还田,驯化和利用豆科作物保持土壤肥力。

图片来源:立农之本

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耕作栽培技术可以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物理防治,完全不使用农药,是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

1909年,美国土壤局局长富兰克林·金博士深为美国多年的化肥农药使用对土壤造成的危害担忧,于是,他游走世界各国,寻求解决办法。当他来到东亚的中国、朝鲜、日本后,惊奇地发现,这里的人们采用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办法,将资源循环利用,能腐烂的均沤肥还田,不能腐烂的则变成燃料,运用独特的农耕方法,养护土壤,涵护水源,有机质、微生物丰富,数千年一直保有土壤的肥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永续农业。

▲在中国盘锦第四届插秧节上,沈阳师范大学的一名外国留学生(右一)在体验插秧。图片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02

反思农业“化学化”和“白色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蒋高明说,如今的农业生态系统已经严重失衡,为了生产食物、储存与加工食物,人类发明了数万种化学物质(初步查明农药种类3万种,食品添加剂3万多种),这些物质中除极少数是必要的外,大多数所发挥的作用,是弊端严重超过其好处。

反思农业“化学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绿色革命”席卷全球,用“绿色革命”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品种不光带来了高产,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对农民来说,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因无法掌握控制种质资源而丧失食物主权。不仅如此,农民还要为新品种的高产,投入更多的化肥,用除草剂抑制杂草,用农药抑制病虫害。

同时,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土壤污染和食物安全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每公顷土地施用化肥仅8斤多。2020年,中国每公顷施用化肥1012.22 斤。65年间每公顷土地化肥施用量增长了126倍多。

2019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5403.6万吨,接近世界施用总量的1/3,但有效利用率仅为40%,其余的则变成了污染源。

据统计,2019年我国农药使用量已经达到145万吨以上,而有关部门测算发现,真正能发挥作用的顶多为30%,接近70%的农药在喷洒过程中被喷到了地上或者飞到空中,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地板结、地力下降、土壤中重金属超标,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大幅下降;各种食品添加剂、动植物生长激素被滥用,最终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这给农产品安全、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严重的影响。

同时,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每年都在上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影响了农业和农民收益。

反思农业“白色化”

我国耕地只占全球耕地的7%,但是,每年要用掉大约145万吨地膜,超过了整个欧洲、北美和中亚加起来的地膜使用量,占全球总量的75%,农作物覆盖面积近3亿亩,是世界上地膜使用量最多、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个现状的形成,仅用了42年时间。

薄薄的一层地膜,它的功能异常强大,尤其是增温、保墒、杂草防除、压盐等,极大地改变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改变了农业种植模式,它使得一些原本在高寒地区不能种植,或者种植效益不高的作物,可以良好生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蔬菜周年供应等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地膜覆盖使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0%左右,产量增加30%左右,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高达1400亿元。

然而,单纯追求增产而在全国全面推广地膜,却忽视地膜的及时回收和处理,也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白色污染”问题。

目前,中国每年使用的塑料薄膜大概为240万吨,但每年回收的不到140万吨,约有100万吨以上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地力下降,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据测定,残膜污染严重的土壤会使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左右,棉花产量则下降10%-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村环保与能源发展处处长努尔穆罕默德·祖农说,残膜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多年的残膜没有回收,与土壤混杂在一起,在耕地表层30厘米土壤中形成不透气、不返墒的板结层,制约土壤的再生产能力,对农业生产环境、自然环境和农民收入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2020年3月9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的群众正在将捡拾的废旧农膜统一交售到村委会设置的废旧农膜集中回收点。图片来源:IC photo

03

可持续生态发展:中国农业的出路

农业因其与自然资源要素天然共生的属性,决定了其发展内涵性地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具有多重“正外部性”,并且是无法计量的,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属性,农村具有“共存、共生、共享”的三共特征。由此,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农民的生计、农村的就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对过去几十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做出了方向性调整。

▲2020年6月20日,农户在黑龙江垦区新华农场的玉米地块进行田间管理。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语境下中国农业如何发展?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针对过去几十年国家工业化、地方政府工业化,以及全球化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制度性和技术性改造带来的产业化局面,在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对中国农业做可持续发展回归:

其一是推进“生产、购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其二是借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种养结合、立体循环农业。

以此为基础,发展具有文化、教育、康养等内涵的三产化农业,对山水田林湖草等自然资源做整全立体开发。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