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农品供求> 种苗供应> 四川红油香椿芽

四川红油香椿芽

地区:四川省自贡市荣县

价格:0.00

类型:种苗

联系人:王先生 联系电话:17828865799

来源:网络编辑整理 发布日期:2022-02-25

供应详情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形态特征

  乔木;树皮粗糙,深褐色,片状脱落。叶具长柄,偶数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或更长;小叶16-20,对生或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一侧圆形,另一侧楔形,不对称,边全缘或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均无毛,无斑点,背面常呈粉绿色,侧脉每边18-24条,平展,与中脉几成直角开出,背面略凸起;小叶柄长5-10毫米。

  圆锥花序与叶等长或更长,被稀疏的锈色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聚伞花序生于短的小枝上,多花;花长4-5毫米,具短花梗;花萼5齿裂或浅波状,外面被柔毛,且有睫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先端钝,长4-5毫米,宽2-3毫米,无毛;雄蕊10,其中5枚能育,5枚退化;花盘无毛,近念珠状;子房圆锥形,有5条细沟纹,无毛,每室有胚珠8颗,花柱比子房长,柱头盘状。

  蒴果狭椭圆形,长2-3.5厘米,深褐色,有小而苍白色的皮孔,果瓣薄;种子基部通常钝,上端有膜质的长翅,下端无翅。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重庆乡下香椿图片


香椿的营养价值

  香椿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比如钾、钙、镁、维生素等,每100克的香椿,可以有大约40毫克维生素C,96毫克钙,147毫克的磷,172毫克的钾。同时还有研究发现,香椿具有辅助抗肿瘤、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压等作用,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香椿营养价值很高,但也不能忽视掉其中的亚硝酸盐,人们在食用时,为了尽可能减少亚硝酸盐含量,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越嫩越安全

  香椿越嫩,含有的亚硝酸盐酒越低,尤其是四月中旬后,由于香椿进入生长末期,大多都是比较老的,其硝酸盐含量甚至可能超过世卫组织的标准。挑选香椿有三个原则,分别是短、红、粗。符合这3个条件的香椿一般比较鲜嫩,是新长出来的嫩芽。

  2、越新鲜越安全

  香椿采摘下来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硝酸盐就会转变为亚硝酸盐,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购买香椿时,可以放到鼻子下闻一闻是否有一股清香味,这才是新鲜的嫩芽。如果叶子一碰就掉,说明此时已经放置很久,不要再购买了。

  3、食用前热水焯烫

  蔬菜在烹饪前都建议焯一下水,香椿也不例外,热水焯烫一分钟,就可以除去将近三分之二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能保住香椿的色泽

  4、腌制时间要长

  有的人喜欢把香椿腌制了来吃,腌制过程中难免会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尤其是在腌制的几天到十几天时间内,亚硝酸盐含量可以达到最高值,这个时间段是不建议食用的,应该等3周之后,亚硝酸盐含量慢慢下降后再拿出来烹煮。

生长环境

  香椿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抗寒能力随苗树龄的增加而提高。用种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冻。

  香椿喜光,较耐湿,适宜生长于河边、宅院周围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为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5.5—8.0。 

分布范围

  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东北自辽宁南部,西至甘肃,北起内蒙古南部,南到广东广西,西南至云南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山东,河南,河北栽植最多。河南信阳地区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林。陕西秦岭和甘肃小陇山有天然分布。垂直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和广大平原地区,最高达海拔1800m,耐寒区位6-11。

主要品种

  香椿品种很多,根据香椿初出芽苞和子叶的颜色不同,基本上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大类。

  属紫香椿的有黑油椿、红油椿、焦作红香椿、西牟紫椿等品种。

  属绿香椿的有青油椿、黄罗伞等品种。

  香椿品种不同,其特征与特性也不同。紫香椿一般树冠都比较开阔,树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红色,有光泽,香味浓,纤维少,含油脂较多;绿香椿,树冠直立,树皮青色或绿褐色,香味稍淡,含油脂较少。

新鲜的香椿芽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香椿的繁殖分播种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称根蘖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的由于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因此,播种前,要将种子加新高脂膜在30—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起后,置于25℃处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时播种(播种时的地温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后,2—3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行株距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当次年苗长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采用断根分蘖方法,于冬末春初,在成树周围挖60厘米深的圆形沟,切断部分侧根,而后将沟填平,由于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断根先端萌发新苗,次年即可移栽。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

  香椿苗育成后,都在早春发芽前定植。大片营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 5米。植于河渠、宅后的,都为单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后要浇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采摘技巧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隔15—20天,采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后每年可收2—3次,产量也相应增加。至于保护地栽培的,通过加温,冬季也可采摘,如不加温的,可在早春提前供应树芽。

矮化栽培

  育苗

  1、选择优质种子

  选当年的新种子,种子要饱满,颜色新鲜,呈红黄色,种仁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40%以上。

  2、保温催芽

  为了出苗整齐,需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是:用40℃的温水,浸种5分钟左右,不停地搅动,然后放在20℃~30℃的水中浸泡24小时,种子吸足水后;捞出种子,控去多余水分,放到干净的苇席上,摊3厘米厚,再覆盖干净布,放在20℃~25℃环境下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3遍,控去多余的水分。有3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3、适时播种

  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做育苗地,结合整地施肥,撒匀,翻透。在1米宽畦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5~6厘米,沟深5厘米,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播下,覆盖2厘米厚的土。

  4、幼苗管理

  播后7天左右出苗,未出苗前严格控制浇水,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当小苗出土长出4~6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浇水,以株距20厘米定苗。株高50厘米左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控制徒长,促苗矮化,增加物质积累。在进行多效唑处理的同时结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数。

  定植后管理

  1、整地施肥

  日光温室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公斤,过磷酸钙不少于100公斤,尿素25公斤,撒匀深翻。然后整畦栽苗,一般畦宽80~100厘米

  2、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以每亩定植3万株左右,株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为宜。

  3、精细管理

  温度管理:开始几天可不加温,使温度保持在1℃~5℃以利缓苗。定植8~10天后在大棚上加盖草苫,白天揭开,晚上盖好。使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18℃~24℃、晚间12℃~14℃。在这种条件下经40~50天即可长出香椿芽。

  激素调节:定植缓苗后用抽枝宝进行处理对香椿苗上部4~5个休眠芽用抽枝宝定位涂药,1克药涂100~120个芽,涂药可使芽体饱满,嫩芽健壮,产量可提高10%~20%。

  湿度调节:初栽到温室里的香椿苗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定植后浇透水,以后视情况浇小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左右。萌发后生长期间,相对湿度以70%左右为好。

  光照调节:日光温室香椿生产,要有较好的光照才能促进生长。采用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

  4、椿芽采收

  香椿芽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白天18℃~24℃、晚上12℃~14℃),生长快,呈紫红色,香味浓。温室加盖草苫后40~50天,当香椿芽长到15~20厘米,而且着色良好时开始采收。第一茬椿芽要摘取丛生在芽薹上的顶芽,采摘时要稍留芽薹而把顶芽采下,让留下的芽薹基部继续分生叶片。采收宜在早晚进行。温室里香椿芽每隔7~10天可采1次,共采4~5次,每次采芽后要追肥浇水。

香椿树苗图片


(资料整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返回列表